您当前位置:

首页 > 关于我们 > 荣誉资质

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宝藏远远超出预期!

发布时间:2025-11-11 浏览次数:

  而真正被打脸的,不止是英国的打捞计划,还有那种以为中国海洋历史“空白”的想象。

  可现在遇上的是国家文物现场,那种挖地三尺、砸开船板的打法,谁敢动手就是谁负责毁文物罪名。

  于是打捞工程全线暂停。中方召开紧急会议,一句关键判断:这艘船不能碎着捞,得整个捞。

  要做到整船打捞,得先建一个比船更大的“铁棺材”——钢结构沉箱,把沉船与海床连同淤泥一起“兜”起来,然后整体吊装。

  造不出沉船,别人就继续说中国没海洋史;捞不出古货,就没人信中国能守住海上文物。

  钢箱被缓缓落在岸边特设的巨大玻璃池中——它就是后来被称作“水下故宫”的展馆雏形。

  打开铁箱,船体居然完整保留了八成以上结构,船板密封,货仓原封,隔舱未塌,甲板可辨。

  仅瓷器,初步统计就超18万件,种类包含青白瓷、影青瓷、褐釉、青釉、酱釉瓷器,风格横跨福建、江西、浙江等地。

  还有大批铜钱、香料瓶、饰品模具、螺钿漆器、船工遗物……甚至还有一批印度洋区域常见的古玻璃珠。

  国际海洋文物保护联盟发出声明称:这是21世纪最具历史价值的沉船之一,是东方海洋考古的里程碑。

  之前,很多西方研究都在讲——中国古代没强烈的海洋意识,靠陆上丝绸之路传天下。

  但“南海一号”的出土打脸所有质疑:这艘船在宋代已可航行千里,远至印度洋沿线,货物种类与装载方式专业细致,远非零散货运。

  它是一条标准远洋“班轮”,说明彼时的中国,已经建立起成熟的海外贸易航线体系。

  它清清楚楚告诉世界:中国早在800多年前,就把货物装上了船,运到了世界。

  而更具象征意义的是,这次打捞工程的主导权,从头到尾在中国手上完成了交接。

  英方后来想参与文物展示、提出“提供展览协助”请求,被中方以“国家级文化项目不可分割”为由驳回。

  “莱茵堡号”找没找到,谁也不关心了。因为这场沉船打捞,早就超出了谁赚谁赔的账本。

  一个长期被忽视、被低估、被看扁的海域,一艘不在西方视野内的沉船,一群默默无闻的中国打捞工人和文保专家,撑起了中国海洋文明的史书新页。

  而这一切的开始,不过是几张外国人带来的残图与幻象。结果却由中国人亲手完成收尾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联系地址:‌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吉万博平台登录工业园7栋207号

联系电话:020-1796-3066

E-mail:15857716@qq.com

服务热线:137-14722217

扫一扫,关注我们

Copyright © 2025-2028 万博平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

粤ICP备26828678